2019,我在好买做技术管理的一天
2020年,是我加入好买的第七个年头。
在最初的三年中,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如日中天的阶段,我们也不甘示弱,今天这个产品上线,明天又是那个活动爆棚,人气火爆。对技术团队来说,别说996了,封闭式开发都是家常便饭,甚至连做梦都是Coding的场景。
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,快节奏,似乎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状态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。
这种快节奏,一半源于企业自身的危机感,另一半来源于业务营收的需要,但这些最终都会转嫁到员工身上。员工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强度,就不得不逼迫自己变得更快。
因为你不快,别人就会快,你说你累了,想躺一会,可是隔壁的老王却在磨刀,你说你内心慌不慌?
就这样,这种节奏一直维持到2016年,股市引来了一场期盼已久的 “股灾”,市场被搅合了一把之后,留下一地鸡毛。
于是,有的平台携款跑路了,有的创始人去金茂屋顶跳楼了,有的员工被拖进局子里受招待了,这一退潮,没穿泳裤的全露馅了。
在金融领域多年,我经常听人说 “跳楼容易,炒股难“,那是心态问题,每次股灾都有几个轻生的更是心态心理不健康,押宝式赌博性交易,这种人根本不适合炒股。另外,股票也好,基金也罢,这底层都是价值趋向及财富信仰的东西,不仅需要时间去滋养,更需要专业知识和责任感。
你可千万别不懂装懂,没事装B,看到风口来了,随便找一群人,租个场地,搭个系统,开始圈钱。
在监管模糊的初期,你似乎还能尝到一些甜头,一旦起风,内裤也保不住。
不过,在有些人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,那些在 “股灾” 中摔倒的投机者们,一旦风雨过去,洗洗白,又会被贴上 “连续创业者” 的标签,并被视为英雄。
没办法,浮躁的社会往往孕育出浮躁的人心。
与这些浮躁相比,我们的选择似乎有些不太一样,就像我在上篇文中谈到的那样,我们的CEO,不仅处事谨慎、低调,而且极会过日子(抠门),凡是无法用数学逻辑计算出结果的投入,基本都会被打个折扣,为什么?
因为按他的逻辑看来,这万一失误怎么办?这跟赌博性交易有什么两样?
当然,如果用互联网快速试错的视角来评价,可能显得太过悲观、不够创新,但如果用金融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评价,却又觉得没啥毛病。
这不,2016的股灾也好,这几年的监管收紧也罢,虽说对我们造成了不少影响,但是从客观结果来看,我们还活着,而且还保持着不错的盈利势头。
不过从2017起,随着信息系统的逐渐完善,再加上公司业务战略上的一些调整,对IT的依赖程度开始下降,技术团队的节奏也从 “风风火火” 向 “按部就班” 进行转换。
虽然也会时不时有些紧急的项目冒出来,但总体上的压迫感不在了。
在我看来,技术也好,业务也罢,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快节奏,一旦慢下来,你就会显得特别不适应。
那种感觉,就像庄稼人一下子没有了地,内心很空虚。
于是,离职潮开始了。
有的人,因为害怕得不到成长,去了更大的平台。
有的人,因为不认同公司的新战略,去了认同的企业。
有的人,因为觉得领导不够激情,投奔到了更富有激情的领导麾下。
有的人……
一句话,自认为有能力的,有想法的,不信邪的,差不多都走了。
一个人,不要在一家企业任职超过六年,否则将影响你的职业发展。
1、在刚工作的前十年里,你可以因为任何原因选择跳槽,比如薪资、氛围、行业或者领导是傻逼,但进入后十年,你应该有一个归宿,或创业,或 ‘选择一家公司,跟对一个老大’。
2、另外,企业总有起起伏伏,只要你觉得这个行业是你喜欢的,这个老大是你佩服的,那就请紧紧相随,一起奔跑,一起跳跃,一起摔倒,一起爬起。
第一,面试时间,有的时候也是通过面试来收集简历,了解市场行情,及其他公司的人才动向。
第二,制作敏捷迭代Scrum的报告,并在每月底进行复盘。
第三,碎片化的去看与新技术、编码有关的新闻,并与团队核心成员交流与讨论。
当然,环境在变,事情在变,人也在变,不可能像一个机器人似的简单重复。
2020会变成什么样?
不知道,少些吆喝,多些怡情,走着看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公众号:吃草的罗汉(ID:kidd_wyl)
微博:吃草的罗汉
知乎:吃草的罗汉
- END -
我基于 “吃草的罗汉” 的知识星球开了一个讨论群组,主要讨论 “技术演进”、“技术管理” 与 “职业变换与转型” 这三类话题,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寒冬中学习、成长,不定期福利+深度讨论。
如果你想入群,扫描以下我的个人微信号,加我时注明姓名+公司+职位。